首页 » 保健养生 » 正文

肺炎衣原体肺炎的护理方式是什么 哪些表现说明患上了肺炎

2012-05-23 08:50:17 104浏览

一、肺炎衣原体肺炎的护理方式是什么

1.抗感染方案的选择

肺炎的治疗除一般的休息和促进排痰外,抗感染治疗是最重要的环节。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治疗。所谓经验性治疗是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肺炎流行病学资料,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针对病原体治疗是根据呼吸道或肺组织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生素。由于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受时间、技术手段限制,常常不能很快得到病原学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经验性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2.确定合适的疗程

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确诊即马上给予首剂抗菌药物。病情稳定后可从静脉途径转为口服治疗。抗菌药物疗程至少5天,大多数患者需要7—10天或更长疗程,如体温正常48—72小时,无肺炎任何一项临床不稳定征象可停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治疗后48~72小时应对病情进行评价,治疗有效表现为体温下降、症状改善、临床状态稳定、白细胞逐渐降低或恢复正常。如72小时症状仍无改善,需仔细分析,是否存在药物未能覆盖病原体、出现并发症或患者存在免疫抑制、诊断有误等问题,并做必要的检查,进行相应处理。

二、肺炎的病理学说

病理生理:

肺炎时肺泡壁充血、水肿、炎症渗出,肺泡腔内兖满炎性渗出物,呼吸膜增厚,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炎症渗出,堵塞造成气道狭窄,则换气、通气功能障碍至低氧血症、缺氧,称外呼吸功能障碍。细胞缺氡时,胞质内酶系统受到损害致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不全,称内呼吸功能障碍。肺炎时病原微生物作用产生感染中毒症状,出现高热、嗜睡、昏迷、惊厥、临床上出现心力衰竭、周围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肺炎还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稀释性低钠血症。

流行病学:

肺炎的发病率很高,约占人群的12%。预计我国每年有250万***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超过12万人死于***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居第2~3位,全球范围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为0.5%~5.0%,在我国医院获得性肺炎总体发病率为2.33%,不同人群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差异也很大,老年、ICU和机械通气病人的发病率分别为普通住院病人的5倍、13倍和43倍。而且因社会入口老龄化、免疫受损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病原学诊断困难、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等因素,近年来肺炎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三、肺炎的外在典型表现

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病毒感染等诱因,约1/3患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程7~10天。

1、寒战、高热:典型病例以突然寒战起病,继之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抗生素使用后热型可不典型,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2、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2天后,可咳出粘液血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3、胸痛: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隔胸膜引起剧烈腹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4、呼吸困难:由于肺实变通气不足、胸痛以及毒血症而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快而浅。病情严重时影响气体交换,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而出现紫绀。

5、其他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神志模糊、烦躁、嗜睡、昏迷等。

四、肺炎的检查手段说明

1.血常规检查

包括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如果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9个/L,中性白细胞百分比超过70%,则提示为细菌引起的肺炎。老年或幼儿可能增高不明显。

2.痰培养

痰液标本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前采集。直接涂片,光镜下观察细胞数量,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白细胞>25个,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1:2.5,可作为“合格”标本接种培养。痰定量培养分离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浓度≥107cfu/ml,可认为是肺炎的致病菌;≤104cfu/ml,则为污染菌;介于两者之间,应重复痰培养。连续二次分离到相同细菌,浓度105~106fu/ml,可认为是致病菌。

3.血和胸腔积液培养

血和胸腔积液培养是肺炎病原学诊断的方法。血和痰培养分离到相同细菌,可确定为肺炎的病原菌。由于血或胸腔积液标本的采集均经过皮肤,故需排除操作过程中皮肤细菌的污染。明确病原学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尤其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

4.X线胸片检查

这是肺炎的重要检查方法,有助于肺炎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