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养生 » 正文

白鲜皮的作用功效好处和禁忌

2018-06-24 20:44:38 136浏览

白鲜皮的作用功效好处和禁忌

白鲜皮———黄疸风痹的要药

【性味】味苦,性寒,归于肺、心、肾、膀胱、小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燥湿。

【药论】苏敬说:“白鲜叶像茱萸,苗高一尺多,根皮白而实心,紫白色花,根二月间采收,若四五月采收,则梗空虚而效失。”此物虽但味苦,却也是色白之物,按理也该自有补益之处,就其化学成分看来,碱类甚多之余也暗含脂肪酸、补骨脂内脂等物质,这也算是其中印证吧。只是颜色与味道相比,自是味道为主,颜色为辅。所以,综合来说,白鲜皮还是专于祛邪而少有补益。按此物色白味苦而性寒,故善入于心肺与肾之间。再者,此物气膻也烈。膻即羊肉的气味,五行里羊对应心,所以无论怎么论证白鲜皮都与心脱不了关系。并且,气烈之物都走阳分而通腑气,所以白鲜皮能够直接在脏腑之间发挥其药理作用。心是人体的太阳,肺肾及其相应之腑则主于水道。湿不就是“水”与“日”共同组成的吗?所以说此物最是燥湿之品。

自《神农本草经》至《本草纲目》,皆认为白鲜皮为治各种黄疸、风痹的要药,但均是指出其效用,却从未论及其原因,也很少阐明其机制。而自清朝以后,各代医者渐阐发药理,使知其然更明其所以然,只可惜其理尚未系统而已。就此物而言,一般草木之根都是开花结果之后其外显之气返回根底才变得更加坚实的,惟独白鲜于花实后则虚耗,这就是它的本性,将所有精华物质皆注于其花果的本性,特别是,白鲜更偏注于它的花,花在“部位归经理论”中对应于肺,其皮色白也是归于肺经,所以我们就可以断定此物是肺经的主要药物。

《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头风”,这个头风指的是什么?当是素有痰火,风寒袭入则热郁而头痛经久难愈之证。黄疸是湿结于热,风痹是风结于痰,但痰却是火灼湿邪或津液所致,白鲜皮性寒可清火热,燥湿更是不在话下,合则痰湿尽去,风为阳邪,无所依附自然消退,所以黄疸、风痹均为本品所主之证。但我们却不能说白鲜皮能够化痰,因为这里所化的不是有形之痰,而是一种功能性的痰。什么是功能性的痰?就是你感觉到有痰的证候,却是无论用什么高科技的仪器都检查不出来。或者说该处的细胞已经生病了,但没有表现出发炎之类的症状来,但是会经常不正常运作,而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肺是储痰之器,不良的信息是从这里发出的,白鲜皮善归于肺经,也善把精华物质注于此处,所以能够将这些不良信息恢复正常。如果是实质性损害的痰,它是无能无力的,否则,如果它的力度胜任的话,也不至于开花结果之后就一点也没有返回它的根那里。

关于风邪这个东西,有时候我们真的很难理解,你说吹吹风就出现问题,这是什么道理呢?其实,风是输送能量的媒介,风本身不会对人体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它带来的能量则不同,这些能量包含信息复杂,它们一旦侵入人体,则被细胞吸收,有的只会使你难受,就像我们被噪声这种能量困扰而难受一样,这种难受是不可能被检查出来的,又或者说是核辐射,刚开始的时候你尽管感觉难受但身体却没有多大的变化,当极大的量变引发质变之后,才出现实质性的病证,这个时候已经是迟了。所以,我们不应该把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就认为是不存在的,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试问你看不见它就不存在了吗?如果是这样那和“掩耳盗铃”有什么区别?中医之伟大之处在于辨证,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啊!

标签: 白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