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中药蟾酥,蟾酥的功效与作用,复方蟾酥膏,中毒及救治

2012-12-27 16:31:17 292浏览

中药蟾酥,蟾酥的功效与作用,复方蟾酥膏,中毒及救治

中药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的干燥分泌物。功能解毒,止痛,开窍醒神。入药常见复方蟾酥膏、蟾酥注射液。本品有毒,使用须注意毒副作用。

基本信息

【来源产地】

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的干燥分泌物。主产于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

【采收炮制】

夏、秋季捕捉活蟾蜍后将其身体表面洗净,晾干,挤压刺激耳后腺和皮肤腺,使之分泌浆液,盛于瓷器或玻璃上,立即加工,干燥。

【性状性味】

本品呈扁圆形团块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以质明亮,紫红色断面均一,沽水即泛白色者佳。

辛、温;有毒。

入心经。

功效与作用

【功效】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本品辛温走窜,能消散结肿,解毒止痛;其归于心经,能开启心窍之闭塞,有苏醒神志之效能。

【应用】

1、解毒止痛,用于恶疮、瘰疬、癌肿、咽喉肿痛、牙痛等局部结肿及其引发的疼痛。治痈疽疗疮、恶疮肿痛,可配雄黄、枯矾、朱砂等药制丸服,如《外科止宗》蟾酥丸,也可配麝香研敷,如《保命集》针头散;治肝癌、肠癌、皮肤癌、白血病等,可配他药内服外用,如治肝癌用其提取物华蟾毒素注射液注射,治其他晚期癌症疼痛,配细辛、川乌等制成蛤酥消肿膏外贴;治乳蛾、喉风、烂喉丹痧,可用六神丸;治牙痛可用蟾酥少许,绵裹如粟米大塞于局部,有涎即吐,如《景岳全书》蟾酥膏。

2、开窍醒神,用于痧胀吐泻、腹痛、神昏,可配麝香、雄黄等药,如《种福堂公选良方》蟾酥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痧药丸。

此外,本品近年被用于表面麻醉、急性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银屑病、坐骨神经痛。

【现代研究】

成分:本品成分复杂,主要成分为甾族化合物蟾蛛二烯内酯,其中包括蟾蜍它灵、华蟾蜍精、华蟾蛤它灵、蟾蛛灵等。此外,尚含有5-羟色胺、蟾蜍色胺、蟾酥甲碱、肾卜腺素等。

药理:本品有洋地黄样强心作用,但无蓄积性;有中枢性呼吸兴奋作用能升高正常人收缩压;有镇痛作用,能提高实验动物的痛阈;有表面麻醉作用,其中蟾蜍灵的局麻作用相当于可卡因的90倍;本品对横纹肌、子宫有兴奋作用;有抗炎、抗肿瘤、抗放射等作用;有抗体克作用,与山茛菪合用可使该作用加强。

【复方蟾酥膏】

主要成份:蟾酥、川乌、红花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用于扭伤挫伤、跌打损伤、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痛、骨质增生等症。

用法:紧密贴于患处,24~48小时更换一次。

【蟾酥注射液】

淡黄色或黄色澄明液体。肌内注射,每次2-4ml,日2次。静脉注射,每次10-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6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日1次。抗感染,7日为1疗程;抗肿瘤,30日为1疗程,或遵医嘱。    

食用方法及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0.015~0.03g;入丸、散。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内服不可过量,不宜久服。外用不可入目。孕妇忌用。本品不入煎剂。

中毒及解救

蟾酥及其制剂过量易发生中毒,出现中毒症状通常在用药后30分钟至2小时。

中毒症状

可见顽固之恶心、呕吐伴有腹部不适、腹泻、头晕、胸闷、体力不支,同时出现心悸、脉缓,心律不齐,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S-T段下降,T波倒置。重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也可出现脱水、休克、抽搐、昏迷死亡。

解救措施

①早期用0.2%高锰酸钾或1%盐水洗胃;硫酸镁20~30g导泻。

②呕吐、腹泻严重者,静滴葡萄糖盐水,以纠正脱水,并加速毒素排泄。

③如有类似洋地黄中毒的心脏表现如心率缓慢,心律紊乱,房室传导阻滞,可肌肉或静脉注射阿托品0.5~1mp,可重复应用至心脏恢复正常。

④蟾酥误入眼中,可用紫草水滴眼或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