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天麻炖鸡

2015-02-16 18:34:19 370浏览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天麻炖鸡

中药天麻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根茎。传统认为天麻有平肝熄风,祛风通络的功效与作用。常见如天麻炖鸡,天麻丸,天麻胶囊,天麻素注射液等。

基本信息

别名

明天麻,冬麻,定风草,赤箭。

来源产地

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采收炮制

立秋后止次年清明前采挖。立即洗净,润透或蒸软,敞开低温干燥。切薄片,干燥。用时润透或蒸软。

性状性味

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冬季茎枯时采挖者名“冬麻",质量优良;春季发芽时采挖者名”春麻“,质量较差。

甘、辛,平。归肝经。

功效与作用

功效

平肝熄风,祛风通络。主治急、慢惊风,抽搞拘挛,破伤风,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

应用

1、天麻配钩藤:两药均能熄风,但天麻柔润,滋肝阴;钩藤甘寒,清肝热。两者相配,平肝熄风,兼能泄热。用于肝风内动,眩晕头痛四肢麻木,以及皮肤瘙痒症等。方如钩藤饮子。

2、天麻配半夏:天麻熄风除眩止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两者相配,可治痰饮上逆的眩晕头痛。

3、天麻配川芎:两药都能散风止痛。其相配可活血、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头痛头晕、偏正头痛。

4、天麻配川芎:天麻甘平,为熄风要药,甘又缓肝之急,川芎辛温走窜,走而不守,虽然入血分又圣能行气,且擅于祛风止痛,另芎运行血气,有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熄之妙,两者相配平熄内风,祛除外风之功均显,可治风痰上扰眩晕、头痛及风湿痹痛,肢休麻木不仁。

5.天麻配茺蔚子:天麻熄风定惊,茺蔚子活血通经。两者配用可活血祛风、通经止痛。治疗肝风兼血瘀的头痛。

化学成分

天麻中含量较高的主要成分是天麻苷,另含天麻醚苷,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等。还含天麻多精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以铁含最最高。

药理分析

静注天麻苷元30~60mg/kg体重,可使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小鼠腹腔注射天麻多糖,可抗戊四氮或士的宁引起的惊厥。电击鼠尾法证明,人工栽培栽培天麻或野生天麻腹腔注射,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兔耳静注天麻注射液1mg/KG体重,可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下降,心肌耗氧量减少。天麻多糖还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游泳耐力试验中天麻有明显的耐疲劳作用,还能延缓衰老。

临床应用

1.治面肌痉挛:用栽培或野生天麻制成6%天麻注射液(每支2ml,含生药0.12g)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次连续治疗2~3个月。共观察94例。其中栽培天麻组71例,野生大麻组23例,结果两组显效率分别为32.4%,26.1%,总有效率分别为62%和69.6%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中医药研究〕

2. 治脑外伤综合征:用天麻素注射液200mg肌内注射,每日2次,以5日为1个疗程经用2个疗程后改为海日1次,约5~10臼后停用。共观察66例,结果显效31例,好转32例总有效率97.0%(新药与临床)

3.治神经衰弱服:用合成天麻素片,每片25mg,每次2~4片,每日 3次或4次治疗161例有效率90.1%。又治神经衰弱综合征99例,有效率85.9%(神经精神病杂志〕

4、治疗斑秃:有人曾用天麻配熟地、当归、防风、木瓜、川芎、女贞子、旱莲草、莵丝子等药制成的胶囊,每日3次,每次3~5粒,共治疗斑秃患者500例。结果:治愈468例,有效10例。

斑秃在民间俗称“鬼剃头”,且患者多有情志失畅。中医临床辨证认为,此病多与血瘀风燥,络脉阻滞有关。是方用天麻,意在取其上达巅顶,祛除风邪,疏通经络,以畅气血之功,与方中诸药相伍,可奏通络息风,活血生发之效。再者,今之药理学研究亦证实,天麻确有减轻心脑缺血和耐缺氧的作用,故对脱发的复生亦有促进作用。

5、治疗近视眼:有资料表明,用天麻配女贞子、枸杞子、白菊花、党参、白花蛇、全蝎、白术等药共研为细末,用时加凡士林或香油调成膏状,涂敷于眼睑周围及眉头、中、尾和两侧太阳穴,以纱布覆盖,保留6~8小时,每周治疗3次。在266例受治者中,显效(视力>1.0)I例,有效(视力提高0.3以上)193例。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近视眼的发生与患者过度用眼,以致肝郁不疏,气血受损关系极为密切。天麻专归肝经,能平抑肝阳,疏解郁滞,促使其功能恢复正常。故是方用之,与诸药协同,外敷眼周,既可使药效直达病所,又能通过经络调肝以明目。

6.治疗轻型破伤风:有人曾用天麻制成的注射液,治疗轻型破伤风,用药后15~120分钟显效,病人安静,抽搐次数减少,显示出镇静作用。

中医认为破伤风属“外风证”。外风邪毒由创口袭人,直窜经络,可致气血逆乱,筋脉失养,故痉挛抽搐。是方单用天麻制剂,功专祛风解痉,注射给药,意在取其速效,以防邪毒内陷,病情加重。

7.耳源性眩晕症:有临床报道称,用天麻注射液,行穴位(风池、足三里等)注射,每日1次,治疗耳源性眩晕症,总有效率为90.32%。

中医认为耳源性眩晕症的发生多与风痰阻络,肝脾不和,湿浊内困有关。而天麻有外祛风湿,内抑肝阳之功,为息风止眩之要药。《药性切用》中称:“诸风掉眩,天旋眼黑,属风痰滞伏者,非此(天麻)不除。”故是方单用,恰合病机,自可奏效。

医家论述

1.《本草纲目》:“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素问》石: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天麻入掘阴之经而治诸病。按罗天益云: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大麻不能治。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今有久服天麻药,遍身发出红丹者是其祛风之验也。”

2.《药品化义》:“天麻,气性和缓是以肝病则筋急,用此甘和缓其坚劲,乃补肝养胆,为定风神药。若中风、风痈、惊风、头风、眩晕,皆肝胆风证,悉以此治。若肝动甚急,同黄连清其气。又取其体重降下,味薄通利,能利腰膝,条达血脉,诸风热滞于关节者,此能疏畅。凡血虚病中之神药也

3.《轩岐救正论》:“天麻,《本经》谓能益气力长阴肥健。大明子亦云,补五魔七伤,助阳气。邓才兴杂方,取为益气固精要药。罗天益曰,服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治。据此,天麻何音治风,尚为足少阴肾经滋补之剂。”

食用方法及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气血虚弱较甚者慎服。天麻虽无伤正之弊,但为专攻无补之品,故凡属纯虚所致的眩晕证不宜过量单用。

注:按语蔓荆子与天麻均治头痛,但天麻偏治头痛眩晕,属于内风挟痰者,外感头痛较少用。蔓荆子散上部风热偏治外感风热实邪的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