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溪黄草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2015-03-27 18:16:43 192浏览

溪黄草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药溪黄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溪草和线纹香茶菜的干燥全草。溪黄草有清热利湿、散瘀凉血的功效与作用。常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急性肝炎、肠炎、跌打瘀肿等症。

基本信息

别名

熊胆草、血风草,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土黄连,四方蒿,香茶菜、山熊胆、黄汁草。

来源产地

中药溪黄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溪黄草的干燥全草。

1、常成丛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溪旁、河岸及草灌丛中。 

2、喜生于山坡、沟边、河旁或林下潮湿处。

资源分布:

1、东北及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2、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西藏等地。

植物形态

线纹香茶菜

多年生草本,叶对生,纸质,揉之有黄色液汁;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9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被稀疏的短细毛,下面近无毛,有红褐色的腺点;具柄。花细小,淡紫色,集成聚伞花序再排成腋生圆锥花序;萼钟状,有5齿,2唇形,结果时增大,外面有红褐色腺点和疏短毛;花冠2唇形,上唇短,有裂片4,裂片宽而反折,下唇作船形,全缘,比上唇长;雄蕊4,2长2短,伸出于花冠筒外。果实由4个小坚果组成,藏于萼的基部。花期5~10月。生于溪边、沟旁或山谷湿润处,广州有栽培。分布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

溪黄草

溪黄草茎枝方柱形,密被倒向微柔毛。叶对生,常破碎,完整叶多叟缩,展开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两而沿脉被微柔毛,叶柄长1-1.5cm。聚伞花序具梗,由5至多数花组成顶生圆溪黄草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狭卵形至条形,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1.5mm,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并夹有腺点;萼齿三角形,近等大,与萼筒等长;花冠紫色,长约5.5mm,花冠筒近基部上面浅囊状,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及花柱不伸出于花冠。

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

寒。入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常用于湿热黄疽;胆囊炎;泄泻;疮肿;跌打伤痛。

典籍记载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退黄。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 

2、《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胆,退黄祛湿,凉血散痰。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肿。

传统附方

1、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溪黄草配酢浆草、铁线草,水煎服。

2、治急性胆囊炎而有黄疸者:溪黄草配田基黄、茵陈蒿、鸡骨草、车前草,水煎服。

3、治湿热下痢:溪黄草鲜叶,捣汁冲服。

4、治湿热下痢:溪黄草配天香炉、野牡丹,水煎服。(①方以下出《中医方药学》)

5、治痢疾,肠炎:鲜四方蒿叶。洗净,捣汁内服。每天一次,每次五毫升,儿童二至三毫升。(《全展选编·传染病》)

6、治癃闭:鲜香茶菜二两,鲜石韦、鲜车前草各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7、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田螺500克,溪黄草50~100克。田螺养水中2~3天,使其排尽污泥废物,然后将田螺尾部敲去少许,与溪黄草50~100克,同煮汤服食。

临床应用

1、有报道用溪黄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00例,用溪黄草与白花蛇舌草、虎杖、丹参等制成制剂治疗乙肝68例(有效率84%),用溪黄草与其他药制成“炎瘤宁栓剂”等。

2、溪黄草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的功效,其实溪黄草是不能治疗慢性肝炎的,若是急性感染性的黄疸型乙肝可以用溪黄草做急性治疗,便是慢性乙肝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做有针对性的治疗,否则有可能延误病情,进而增加治愈的难度。中草药溪黄草对肝炎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疗小三阳效果却非常有限。

食用方法及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50克(鲜者100~150克)。

食疗方法

1溪黄草泡茶喝,把溪黄草10克左右放入杯中放入少量开水洗茶倒掉,加入开水后焖泡5分钟即可饮用。

2,急性黄疽型肝炎、急性胆囊炎

可以田螺肉100克,茵陈12克,溪黄草30克,山桅子、龙胆草各9克,煎水服用,每日1~2剂。而急性肠炎、痢疾则以溪黄草25克,黄连5克,黄柏10克,水煎服。用于解酒护肝,可以溪黄草30克,枸杞35克,麦冬35克,瘦肉250克,煮汤服食。

3,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原料:田螺500克,溪黄草50~100克。

制作:田螺养水中2~3天,使其排尽污泥废物,然后将田螺尾部敲去少许,与溪黄草50~100克,同煮汤服食。

禁忌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