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百科 » 正文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地榆炭,生地榆

2015-03-19 22:16:18 487浏览

地榆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地榆炭,生地榆

中药地榆是蔷薇科草本植物地榆等的根。中医认为地榆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与作用。常见如地榆升白片、地榆槐角丸。

基本信息

别名

白地榆、鼠尾地榆、赤地愉、紫地榆、水槟榔、山枣参、黄根子。

来源产地

中药地榆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全国均产。

采收炮制

生地榆:生用,采挖后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地榆炭:取地榆片,用武火炒至外表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取出放凉。炒炭后可增强止血、收敛、止痢之功,用于出血不止,烫伤,血痢。

性状性味

苦、酸,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痈敛疮。主治各种血热之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血痢、肠风、痔疮、痈疽、湿疹、烧伤等。

应用

1.地榆配槐花:两药均有凉血止血之功,均入大肠经,故配伍同用,可治疗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疮出血等。

2.地榆配牡丹皮:地榆入下焦而凉血止血,牡丹皮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两者配伍,可治疗妇人血滞瘀热所致的崩漏,兼小腹疼痛者。

3.地榆配黄连:地榆清热凉血,黄连洁肠止痢,两药配伍,可用于湿热痢疾,赤多于白者。

食用方法及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涂或研末掺。

使用注意

虚寒冷痢、脾虚血崩、阴证疮疡痈疽忌用。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主含地榆糖苷Ⅰ、Ⅱ,白桦脂酸,没食子酸,赤芍素等。

药理作用

地榆煎剂灌服对小鼠有明显止血作用,可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水提剂涂于大鼠实验性人工伤口,可使面积迅速缩小,不发生感染。体外实验表明,地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水提取液大鼠腹腔注射,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素E1引起的炎症渗出,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煎剂灌服,对乙醇所致的小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使溃疡面积显著缩小。

临床报道

1.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用地榆75g水煎服,每日1剂,共治疗20例,均痊愈止血最短时间3日。〔中成药]

2.治崩漏:用地榆炭60g,乌梅炭60g,广三七、侧柏炭各30g,研末冲服,每次10~20g,0.5~2小时1次,至血止为止。共治疗100例,1小时止血52例,2小时30例,3小时以内17例无效1例。急有效率为99%。(陕西中)

3.治急性菌痢:地榆50g,仙鹤草30g,女贞子30g,水煎服,每日1剂。共治疗100例,5~7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9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江苏中医〕

4.治慢性结肠炎:用生地榆30g,一见喜60g,浓煎至100~150mL,作保留灌肠,14日为1个疗程。共观察85例,结果治愈61例,好转22例,无效2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医家论述

1.《本草求真》:“地愉,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俾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得此则能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歧,讵不知其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或滞,实为解热止血药也。但血热者当用,虚寒者不宜,久病者宜用,初起者不宜用。”

2.《本草选旨》:”地榆,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用;以之敛血,则同归、芍;以之清热,则同归、连;以之治湿,则同归,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则同归、萸;以之温经而益血,则同归、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