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012-10-24 21:14:17
534浏览
中药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切后晒干用。其味甘,性寒;归肺、胃经。传统认为芦根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等功效。
基本信息
【来源产地】
全国各地的池沼地、河溪边、湖边、池塘两岸、砂地、湿地等多有野生。
【性味归经】
味甘,性寒;归肺、胃经。
功效作用
【功效】
清热除烦,止呕。烦渴,呕哕反胃;鲜用表疹,清肺热。
【应用】
1、用于清肺热(咳吐稠痰、咽疼、身热烦燥或有鼻衄)
在治疗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的方剂中,芦根很常用。桑菊饮、银翘散都用芦根,取其清热、甘润作用。至于苇茎汤,更是治疗肺痈(肺脓疡)的常用方刘,如再加鱼腥草、桔梗、川贝等,效力更显著。
2、用于清胃热
热病极期或后期,只要有身热烦渴、舌燥少津、心烦、大便干结等,就可在清热方剂内加入芦根(鲜芦根更好)。至于治疗由胃热而致的呕吐、反胃、呢逆、口臭口渴、舌红而干等证候(大概相当于急性胃炎)可用芦根配竹茹、生姜等,方如芦根清胃饮。
3、用于解河豚毒
鲜芦根0.5kg,捣汁服,或水煎频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本品所含碳水化合物中有木聚糖等多种具免疫活性的多聚糖类化合物,并含有多聚醇、甜菜碱、薏苡素、游离脯氨基酸、天门冬酰胺及黄酮类化合物苜蓿素等。
2、药理作用
本品有解热、镇静、镇痛、降血压、降血糖、杭氧化及雌性激素样作用,对β-溶血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所含薏苡素对骨骼肌有抑制作用,苜蓿素对肠管有松弛作用。
使用方法
【用法用量】
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