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怎么吃可以治婴儿腹泻
大蒜怎么吃可以治婴儿腹泻
取带皮大蒜两头,先加以烧烤,待皮焦黑、肉软熟时服食,此时大蒜已无辛辣味,小孩能够接受,服后即可止泻,如服1次无效或效果欠佳则可多服几次。
用此法治疗成年人腹泻亦有一定效果。不过应当指出,大蒜生用比熟用效果好,成年人仍应以生吃大蒜为佳。
蒜头炒苋菜治腹泻、痢疾
验方
大蒜头2个,苋菜500克。将苋菜择洗干净,大蒜去皮切成薄片,锅中油烧热,放入蒜片煸香,投入苋菜煸炒,加入精盐炒至苋菜入味,再入味精拌匀,出锅装盘。此菜具有清热解毒,补血止血,暖脾胃,杀细菌的功效。适用于腹泻,痢疾,小便涩痛,尿道炎等病症。
大蒜鸡蛋治休息痢
治休息痢(痢疾时止时发,久久不愈)
大蒜(剥去皮)2颗,鸡子2枚。上先将蒜放铛中,取鸡子打破,沃蒜上,以盏子盖,候蒜熟,空腹食之,下过再服(《普济方》)。
蒜苗拌豆干治肠炎腹泻
验方
豆腐干200克,春蒜苗80克,精盐3克,花椒油50毫升,味精2克,红油20毫升。将豆腐干切成丝,春蒜苗洗净切成1.3厘米长段。锅内加水烧开后,放入豆干丝烫一下,捞出,放入凉水中,过凉待用。将烫好的豆腐干丝及蒜苗放入1个盆内,加入精盐、花椒油、味精、红油调匀后,装盘即成。豆腐干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等功效;蒜苗有健胃消食、解毒杀虫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腹泻、虫积腹痛等。适用于肠炎腹泻。
蒜肚丸治脾虚久泻
验方
猪肚1具,大蒜适量。将猪肚洗净,去脂膜,入大蒜在内,装满为度,煮7小时,使肚蒜糜烂,以炒面和为丸。每日3次,每次20克,以米汤红糖姜汤送服。
此方健脾止泻,主治慢性腹泻,属脾胃虚弱型,大便水泻,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胃纳差者(《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本方兼治臌胀、肠癌。
平胃蒜肚丸(《医学入门》卷七)
豮猪(阉割后的公猪)肚1具,去脂膜;入大蒜装满,以线缝住,用冷水、热水各1700毫升,先将水烧滚,入肚,煮至水干为度,取出捣烂。再加入研成粉末的苍术、陈皮、厚朴各150克,花椒少许。上药捣至猪肚无丝,方可为丸,梧桐子大。服法:每服6克,每日3次,白汤下。适用于水泻,便血,久痢,先行后以此补之。
大蒜水灌肠治婴幼儿腹泻
验方
取大蒜2~3瓣(根据婴儿月份大小)去皮、洗净、捣烂,加温开水30~40毫升,搅匀澄清后,用注射器吸大蒜水25~35毫升连接8~10号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出肛管内气体,夹紧肛管,抬高臀部5厘米将肛管轻轻插入约10厘米,松开止血钳,缓慢注入。在操作前及操作中要注意抚慰患儿情绪,尽量使患儿不要哭,降低腹压。拔出肛管时,用手轻轻协助肛门闭合,以免液体流出。急性腹泻次数多时每日灌肠2次,腹泻每日减至6次左右后,每日灌1次,一般2~3天即可痊愈。经临床实践验证此法安全、经济、痛苦小、无毒副作用、见效快、效果理想、易于推广,为患儿早日康复开辟了一条新路。
大蒜塞肛治肠炎腹泻
验方
大蒜剥皮洗净,用刀削去蒜瓣的头尾和蒜的膜皮。拉肚子时,大便后先温水坐浴,再将削好的蒜送入直肠里,越深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放入蒜后泻肚即止,5~6个小时后排便即成条形。每次放1~2瓣,连放2~3天,大便可正常。采用此法应注意手的消毒。
大蒜外敷治泄泻暴痢
验方1
大蒜捣贴两足心,亦可贴脐中(《千金方》)。下痢禁口及小儿泄痢方:同前方(《本草纲目》)。
验方2
大蒜50克,胡椒30克,将二者捣成泥制成饼状,敷在肚脐部固定,治疗寒湿泄泻很灵验。
朱砂配大蒜,腹泻好一半
大蒜50克,朱砂30克,将二者同捣成泥,用纱布包2层成饼状,外敷贴在神阙(脐中)、涌泉穴,治腹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