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健养生 » 正文

中医吃什么食物能治疗疾病

2019-08-01 14:24:48 446浏览

中医吃什么食物能治疗疾病

食物与药物都有治疗疾病的作用。食物每人每天都要吃,而较药物与人们的关系更密切,所以历代医家都主张“药疗”不如“食疗”。古代医者如此想,也如此做。在治疗过程中,确实先以食疗,后以药疗。只有食疗不能取效时,才能药疗。古时人们夸奖能用食物治疗的医生为“上工”。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夫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清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适情遣疾者,可谓上工矣。”

食物的治疗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补”“泻”“调”。

1.补益脏腑

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和整体的机能低下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中医学把这种病理状态称为“正气虚”。其所引起的病证称为“虚证”。根据虚证所反映的症状和病机的不同,还可分为肝虚、心虚、脾虚、肺虚、肾虚,以及气虚、血虚等。主要表现如心悸气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食入不化、咳嗽虚喘、腰膝酸软等。

中医主张体质虚弱或慢性虚证患者可用血肉有情之品来滋补。如鸡汤可用于虚劳,当归羊肉汤可用于产后血虚,牛乳饮用于病愈后调理,胎盘粉用于补肾强身,猪骨髓用于补脑益智,动物脏器用于滋补相应的脏腑等。

米面果蔬等也有改善人体机能、补益脏腑气血的作用。如粳米可补脾、和胃、清肺;荔枝能甘温补血、益人颜色,身体虚弱、病后津伤者都可用荔枝来滋养调摄;花生能健脾和胃、滋养调气,营养不良、乳汁缺乏者可用以补虚益气;黑芝麻有补血、生津、润肠、乌发的作用;银耳有益气生津等作用,可用于肺脾两虚、津亏阴虚体弱之人。

2.泻实祛邪

外部致病因素侵袭人体,或内部功能的紊乱和亢进,皆可使人发生疾病。如果病邪较盛,中医称为“邪气实”,其证候则称为“实证”。如果同时又有正气虚弱的表现,则是“虚实错杂”。此时既要针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调理,又要直接去除病因,即所谓“祛邪安脏”。如大蒜治痢疾、山楂消食积、鳗鱼治肺痨、薏苡仁祛湿、藕汁治咳血、赤豆治水肿、猪胰治消渴、蜂蜜润燥等。

有些食物有多方面的治疗作用,如鸡蛋除有营养作用外,还可调节脏腑功能,清热解毒等。李时珍说:“鸡子黄补阴血,解热毒,治下痢甚验。”

3.调整阴阳

人体的生理机能只有在协调的情况下,才能得以维持,从而处于健康状态,免受病邪的侵袭。中医学把人体内对立统一的双方(包括物质和功能各方面)分为“阴”“阳”两大方面,认为阴阳双方的调和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生活中,饮食得当则可起到维持阴阳调和的作用。另外,对因阴阳失调所致的疾病状态,利用饮食的性味也可进行调节。

根据阴阳失调的不同情况,有用饮食扶阳抑阴、育阴潜阳、阴阳双补等很多方法。如阳虚的人可用温补法,选牛肉、羊肉、狗肉、干姜等甘温、辛热类食品补助阳气;而阴虚的人当用清补法,选百合、淡菜、甲鱼、海参、银耳等甘凉、寒类食品养阴生津。

中医学把人体内阴阳失调所出现的两种性质相反的病变状态,分别用“寒”“热”来表示。一般来说,寒证多为阴虚阳衰,即阴邪盛、阳气衰,主要表现为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腹病喜按、苔白脉迟等。热证多为阳盛阴衰,即阳邪盛、阴邪衰,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面红耳赤、腹痛拒按、苔黄脉数等。根据中医“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的治疗原则,食品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可以相互调整人体的寒热状态,从而治疗疾病。

偏热的体质或热性疾病,可选用性质属寒的食品。瓜果、蔬菜中性寒者偏多,如梨汁、藕汁、橘汁等,可用于清热、止渴、生津;西瓜、茶水等,可清热、利尿;萝卜、甘草可治外感喉痛;芫荽、荆芥能清热、解表;赤小豆、白扁豆可清热除湿等。

偏寒的体质或寒性疾病,可选用性质属热的食品。调味品性热者偏多,如胡荽面、姜糖汤可温中发汗;辣椒、生姜能通阳健胃;胡椒、茴香可治胃寒痛;小茴香和石榴皮煎服可用于治疗痢疾;葱白和生姜煎服可用于治疗风寒外感;大茴香炒焦研末,红糖调和,用黄酒冲服,可用于治疗疝气疼痛。

历代中医本草文献所载具有治疗作用的食物归纳如下:

(1)散风寒类(用于风寒感冒病症)

生姜、葱、芥菜、芫荽。

(2)散风热类(用于风热感冒病症)

茶叶、豆豉、杨桃。

(3)清热泻火类(用于内火病症)

茭白、蕨菜、苦菜、苦瓜、松花蛋、百合、西瓜。

(4)清热生津类(用于燥热伤津病症)

甘蔗、番茄、柑、柠檬、甜瓜、甜橙、荸荠、苹果。

(5)清热燥湿类(用于湿热病症)

香椿、荞麦。

(6)清热凉血类(用于血热病症)

藕、茄子、黑木耳、蕹菜、向日葵子、食盐、芹菜、丝瓜。

(7)清热解毒类(用于热毒病症)

绿豆、赤小豆、豌豆、苦瓜、马齿苋、蓟菜、南瓜、莙达菜、酱。

(8)清热利咽类(用于内热咽喉肿痛病症)

橄榄、罗汉果、荸荠、鸡蛋白。

(9)清热解暑类(用于暑热病症)

西瓜、绿豆、赤小豆、绿茶、椰汁。

(10)清化热痰类(用于热痰病症)

白萝卜、冬瓜子、荸荠、紫菜、海蜇、海藻、海带、鹿角菜。

(11)温化寒痰类(用于寒痰病症)

洋葱、杏子、芥子、生姜、佛手、香橼、桂花、橘皮。

(12)止咳平喘类(用于咳嗽喘息病症)

百合、梨、枇杷、落花生、杏仁、白果、乌梅、小白菜。

(13)健脾和胃类(用于脾胃不和病症)

南瓜、包心菜、芋头、猪肚、牛奶、杧果、柚、木瓜、栗子、大枣、粳米、糯米、扁豆、玉米、无花果、胡萝卜、山药、白鸭肉、醋、芫荽。

(14)健脾化湿类(用于湿阻脾胃病症)

薏苡仁、蚕豆、香椿、大头菜。

(15)驱虫类(用于虫积病症)

榧子、大蒜、南瓜子、椰子肉、石榴、醋、榛子、乌梅。

(16)消导类(用于食积病症)

萝卜、山楂、茶叶、神曲、麦芽、鸡内金、薄荷叶。

(17)温里类(用于里寒病症)

辣椒、胡椒、花椒、八角茴香、小茴香、丁香、干姜、蒜、葱、韭菜、刀豆、桂花、羊肉、鸡肉。

(18)祛风湿类(用于风湿病症)

樱桃、木瓜、五加皮、薏苡仁、鹌鹑、黄鳝、鸡血。

(19)利尿类(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病症)

玉米、赤小豆、黑豆、西瓜、冬瓜、葫芦、白菜、白鸭肉、鲤鱼、鲫鱼。

(20)通便类(用于便秘病症)

菠菜、竹笋、番茄、香蕉、蜂蜜。

(21)安神类(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病症)

莲子、百合、龙眼肉、酸枣仁、小麦、秫米、蘑菇、猪心、石首鱼。

(22)行气类(用于气滞病症)

香橼、橙子、橘皮、佛手、柑、荞麦、高粱米、刀豆、菠菜、白萝卜、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

(23)活血类(用于血瘀病症)

桃仁、油菜、慈菇、茄子、山楂、酒、醋、蚯蚓、蚶肉。

(24)止血类(用于出血病症)

黄花菜、栗子、茄子、黑木耳、刺菜、乌梅、香蕉、莴苣、枇杷、藕节、槐花、猪肠。

(25)收涩类(用于滑脱不固病症)

石榴、乌梅、芡实、高粱、林檎、莲子、黄鱼、鲶鱼。

(26)平肝类(用于肝阳上亢病症)

芹菜、绿茶。

(27)补气类(用于气虚病症)

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莜麦、秈米、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鹅肉、鹌鹑、牛肉、兔肉、狗肉、青鱼、鲢鱼。

(28)补血类(用于血虚病症)

桑椹、荔枝、枸杞子、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

(29)助阳类(用于阳虚病症)

枸杞菜、枸杞子、核桃仁、豇豆、韭菜、丁香、刀豆、羊乳、羊肉、狗肉、鹿肉、鸽蛋、雀肉、鳝鱼、海虾、淡菜。

(30)滋阴类(用于阴虚病症)

银耳、黑木耳、大白菜、梨、葡萄、桑椹、枸杞子、牛奶、鸡蛋黄、甲鱼、乌贼鱼、猪皮。

(五)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检测

保健食品具有生理调节功能,是因为它们含有各种各样的生理活性物质,或称功能因子或功效成分。这些功效成分多半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有许多是某些中药和某些食物中所共有的,还包括一部分已知营养素。它们除了具有营养作用外,还能起到保健作用,如维生素类、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等。

标签: 食物